機加工之模具加工工藝
文章出處:
人氣:1045
發(fā)表時間:2020-04-26 16:19:42
一、刀路規(guī)劃
1、模具開粗:機床能承受的最大負荷下,應選用最大的刀具,最大的進刀量,最快的進給。在同一把刀的情況下,進給與進刀量成反比。一般情況下,機床的負荷不是問題,選刀的原則主要依產(chǎn)品的二維角與三維弧是否過小來考慮。選好刀后,便定刀長,原則是刀長大于加工深度,大工件則要考慮夾頭是否有干涉。
2、模具光刀:光刀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滿足工件表面光潔度、預留適當余量的加工要求。同樣,光刀選用盡可能大的刀,盡可能快的時間,因為精刀需要較長的時間,用最合適的進刀與進給。在同一進給下橫向進刀越大越快,曲面進刀量與加工后的光潔度有關(guān),進給的大小與曲面的外表形狀有關(guān),在不傷及面的情況下,留最小的余量、用最大的刀、最快的轉(zhuǎn)速、適當?shù)倪M給。
二、模具裝夾方法:
1、虎鉗裝夾:裝夾高度不應低于10mm,在加工工件時必須指明裝夾高度與加工高度。加工高度應高出虎鉗平面5mm左右,目的是保證牢固性,同時不傷及虎鉗。此種裝夾屬于一般性的裝夾,裝夾高度還與工件大小有關(guān),工件越大,則裝夾高度相應增大。
2、夾板裝夾:夾板用碼仔碼在工作臺上,工件用螺絲鎖在夾板上,此種裝夾適用于裝夾高度不夠及加工力較大的工件,一般中大型工件,效果比較好。
3、碼鐵裝夾:在工件較大、裝夾高度不夠,又不準在底部鎖螺絲時,則用碼鐵裝夾。此種裝夾需二次裝夾,先碼好四角,加工好其它部分,然后再碼四邊,加工四角。二次裝夾時,不要讓工件松動,先碼再松。也可以先碼兩邊,加工另兩邊。
4、刀具的裝夾:直徑10mm以上,裝夾長度不低于30mm;直徑10mm以下,裝夾長度不低于20mm。刀具的裝夾要牢固,嚴防撞刀與直接插入工件。
三、加工工藝的選擇:
1、曲面挖槽:范圍的選擇與面的選擇
刀路加工區(qū)域:以所選范圍內(nèi)所選面為終止面,從最高點到最低點刀具能下得去的所有地方為原則。所選面最好是全體面,邊界則只能是所要加工的區(qū)域,無面延伸小于半個刀徑的距離,因為其它面留有足夠余量所以自動保護;最好延伸最低線,因為最低處有一個R鑼不到。
刀的選擇:如刀具不能螺旋或斜線進刀時或加工不到的區(qū)域進不了刀的區(qū)域封起,留待二次開粗。
光刀之前,一定要把未開粗的區(qū)域全部開粗,特別是小角,其中包括二維角,三維角及封起來的區(qū)域,不然則會斷刀。二次開粗:一般用三維挖槽選范圍,平底刀,能用平面挖槽與外形刀路的則用。在不傷及其它面的情況下刀具中心到所選高,當挖槽形狀為條形,不能螺旋下刀則用斜線進刀,一般打開過濾,特別是曲面開粗,進刀平面不可低,以免撞刀,安全高度不可低。
退刀:一般不用相對退刀,用絕對退刀,當沒有島嶼則用相對退刀。
2、平面挖槽:銑各種平面,凹平槽,當銑部分開放式平面時,則需定邊界,原則能進刀(大于一個刀徑),開放處偏外大于半個刀徑,封閉外圍。
3、外形:當所選平面適合外形分層,則用外形分層提刀(平面外形),提刀點與下刀點為一點時,不須提刀Z平面一般提刀,盡量不用相對高度;補正方向一般右補正(順刀)。
4、機械補正的刀路設(shè)置:補正號為21,改電腦補正機械補正,進刀為垂直進刀,刀過不了的地方則改大R不留余量。
5、等高外形:適合于走封閉式的面,走開放式的面若是四圈則要封項面,若是四圈內(nèi)或非四圈則要選范圍與高度(一定弧形進刀開粗),用于開粗的情況:任一平面內(nèi)的加工距離小于一個刀徑,若大于一個刀徑則要用更大的刀或兩次等高外形。
6、曲面流線:具有最好的均勻性與干脆性,適合光刀很多時候可取代等高外形。、
7、放射刀路:適合中間有大孔的情況(少用)。注意事項:彈刀,刀不鋒利,刀過長,工件過深時要環(huán)繞走不可上下走;工件中的利角兩邊的面要分兩個刀路,不可越過去,光刀時的邊緣最好延長(用弧線進退刀)。
1、模具開粗:機床能承受的最大負荷下,應選用最大的刀具,最大的進刀量,最快的進給。在同一把刀的情況下,進給與進刀量成反比。一般情況下,機床的負荷不是問題,選刀的原則主要依產(chǎn)品的二維角與三維弧是否過小來考慮。選好刀后,便定刀長,原則是刀長大于加工深度,大工件則要考慮夾頭是否有干涉。
2、模具光刀:光刀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滿足工件表面光潔度、預留適當余量的加工要求。同樣,光刀選用盡可能大的刀,盡可能快的時間,因為精刀需要較長的時間,用最合適的進刀與進給。在同一進給下橫向進刀越大越快,曲面進刀量與加工后的光潔度有關(guān),進給的大小與曲面的外表形狀有關(guān),在不傷及面的情況下,留最小的余量、用最大的刀、最快的轉(zhuǎn)速、適當?shù)倪M給。
二、模具裝夾方法:
1、虎鉗裝夾:裝夾高度不應低于10mm,在加工工件時必須指明裝夾高度與加工高度。加工高度應高出虎鉗平面5mm左右,目的是保證牢固性,同時不傷及虎鉗。此種裝夾屬于一般性的裝夾,裝夾高度還與工件大小有關(guān),工件越大,則裝夾高度相應增大。
2、夾板裝夾:夾板用碼仔碼在工作臺上,工件用螺絲鎖在夾板上,此種裝夾適用于裝夾高度不夠及加工力較大的工件,一般中大型工件,效果比較好。
3、碼鐵裝夾:在工件較大、裝夾高度不夠,又不準在底部鎖螺絲時,則用碼鐵裝夾。此種裝夾需二次裝夾,先碼好四角,加工好其它部分,然后再碼四邊,加工四角。二次裝夾時,不要讓工件松動,先碼再松。也可以先碼兩邊,加工另兩邊。
4、刀具的裝夾:直徑10mm以上,裝夾長度不低于30mm;直徑10mm以下,裝夾長度不低于20mm。刀具的裝夾要牢固,嚴防撞刀與直接插入工件。
三、加工工藝的選擇:
1、曲面挖槽:范圍的選擇與面的選擇
刀路加工區(qū)域:以所選范圍內(nèi)所選面為終止面,從最高點到最低點刀具能下得去的所有地方為原則。所選面最好是全體面,邊界則只能是所要加工的區(qū)域,無面延伸小于半個刀徑的距離,因為其它面留有足夠余量所以自動保護;最好延伸最低線,因為最低處有一個R鑼不到。
刀的選擇:如刀具不能螺旋或斜線進刀時或加工不到的區(qū)域進不了刀的區(qū)域封起,留待二次開粗。
光刀之前,一定要把未開粗的區(qū)域全部開粗,特別是小角,其中包括二維角,三維角及封起來的區(qū)域,不然則會斷刀。二次開粗:一般用三維挖槽選范圍,平底刀,能用平面挖槽與外形刀路的則用。在不傷及其它面的情況下刀具中心到所選高,當挖槽形狀為條形,不能螺旋下刀則用斜線進刀,一般打開過濾,特別是曲面開粗,進刀平面不可低,以免撞刀,安全高度不可低。
退刀:一般不用相對退刀,用絕對退刀,當沒有島嶼則用相對退刀。
2、平面挖槽:銑各種平面,凹平槽,當銑部分開放式平面時,則需定邊界,原則能進刀(大于一個刀徑),開放處偏外大于半個刀徑,封閉外圍。
3、外形:當所選平面適合外形分層,則用外形分層提刀(平面外形),提刀點與下刀點為一點時,不須提刀Z平面一般提刀,盡量不用相對高度;補正方向一般右補正(順刀)。
4、機械補正的刀路設(shè)置:補正號為21,改電腦補正機械補正,進刀為垂直進刀,刀過不了的地方則改大R不留余量。
5、等高外形:適合于走封閉式的面,走開放式的面若是四圈則要封項面,若是四圈內(nèi)或非四圈則要選范圍與高度(一定弧形進刀開粗),用于開粗的情況:任一平面內(nèi)的加工距離小于一個刀徑,若大于一個刀徑則要用更大的刀或兩次等高外形。
6、曲面流線:具有最好的均勻性與干脆性,適合光刀很多時候可取代等高外形。、
7、放射刀路:適合中間有大孔的情況(少用)。注意事項:彈刀,刀不鋒利,刀過長,工件過深時要環(huán)繞走不可上下走;工件中的利角兩邊的面要分兩個刀路,不可越過去,光刀時的邊緣最好延長(用弧線進退刀)。
此文關(guān)鍵字:機加工,模具加工,工藝
同類文章排行
- 模具加工注意事項
- 塑料模具加工保養(yǎng)常識
- 塑料注塑模具如何應用
- 塑料成型模具應用有哪些注意事項
- 塑料模具模芯加工中的一系列操作工序
- 塑料模具設(shè)計制作的實施步驟和具體內(nèi)容
- 塑料模具的標準化設(shè)計應該怎么做
- 注塑模具上下模的要點
- 模具及沖壓成形的穩(wěn)定性及其影響因素
- 模具熱處理過程中如何避免變形